——市總舉辦民營企業創建“和諧職工之家”論壇
新形勢下,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錦州市總工會出于勞資雙方共贏的考慮,開展了和諧職工之家的建設工作。作為今年“和諧職工之家”建設的一個重要活動內容,6月18日,市總工會和我市民營企業家舉辦民營企業創建“和諧職工之家”論壇,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趙璟做客錦州電視臺訪談節目,和民營企業家代表面對面交流,推廣和諧職工之家在民營企業的創建經驗,尋找創建過程中問題的解決辦法。
活動現場特意邀請了省總工會領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市總工會以及市勞動社會保障局和市工商聯的相關領導,同時現場還有100位不同類型的民營企業家,和100位企業工會主席參加了論壇。
說到“職工之家”,很多企業的職工都會覺得很親切。其實, “職工之家”這個名字最早誕生在錦州。1983年, 錦州市總工會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爭創‘職工之家’、爭當‘工人之友’”的“雙爭”競賽活動。工會在生產一線建起的“小食堂”、“小休息室”、“小閱覽室”等設施,不僅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還惠及了職工的生活。“職工之家”這一新生事物,從概念逐漸變成了現實,讓職工真切地感到工會如“家”一般溫暖。
錦州市總工會成功的探索,引起了省總和全總的高度重視。時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尉健行親自審閱了錦州市總工會建設“職工之家”的材料,認為錦州市總工會的思路與做法對于全國工會工作具有指導意義。1984年4月全總召開的“全國工會組織工作會議”上全面介紹了錦州市總工會開展建家的經驗,決定在全國各基層工會廣泛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各級工會干部12000人來錦州市工會學習取經。
1998年,錦州市總工會在創建“職工之家”的基礎上,開展了創建“下崗職工之家”活動, 1999年,全國總工會書記處第一書記張俊九、副主席倪豪梅在錦州召開了創建“下崗職工之家”的現場會,再一次把錦州的建家經驗推向了全國。
“時代在發展,事業在創新”。2013年,為適應新時期勞動關系發展需要,錦州市總工會與時俱進,開展了“和諧職工之家”創建活動,創建的本質內涵,就是維護職工利益與促進企業發展雙贏。今年,市總在《“和諧職工之家”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中提出,全市百人以上、有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非公企業百分之百參加和諧職工之家建設活動。
“和諧職工之家”建設是對“職工之家”、“下崗職工之家”有效的補充、延伸和發展,也讓“職工之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18日舉辦的論壇上,各位民營企業家談認識、談做法,說困惑,氣氛熱烈。
在談到企業如何確保職工體面勞動,特別是在經濟權益方面如何實現與企業效益的同步增長時,趙璟主席說,過去,我們很多人特別是企業老板,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存在諸多的誤區,認為員工既然在我的企業里打工,工資就應該聽我的,為什么要協商?也有的企業老總認為,有必要根據企業發展、市場環境和職工所需,來增加職工待遇,但通過什么形式,怎么樣才能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真情實意也不清楚。所以,今天借這樣一次機會,我特別想問問企業老總,你們怎么看工資集體協商?
陽光能源老總譚文華說,我們公司能從幾十萬的銷售收入發展到銷售收入實現幾十個億的規模就是緊緊依靠職工群眾的力量,去年我們企業遇到困難,我們堅持不減人不減薪,體現對員工的支持和愛護。
寶地公司老總徐國瑞介紹了他們公司實行身股制,將收入百分之二十用來獎勵員工的做法。
來自企業的工會主席也踴躍發言。凌海沈宏公司的工會主席王海濱在論壇結束后,感慨地說,既然談到和諧,那就不是一方的,必須有雙方的共同配合,我理解現在提出和諧職工之家和過去的職工之家既有聯系,又有不同,必須有企業家的參與,才能共同創建和諧之家。現在企業最先進的管理理念是對員工好,進而利用員工的創造力提升企業效益,今天參與論壇的企業好的做法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趙璟在論壇結束時表示,通過本次論壇,市總工會將進一步完善“和諧職工之家”創建活動方案,積極履行職責,推進工作創新,發現、扶持和表彰一批典型,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獨特作用,確保“和諧職工之家”創建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