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總工會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分解
序號 |
工作內容 |
完成時限 |
責任部門 |
1 |
開展職工創業幫扶、再就業培訓等活動。 |
全年 |
生活保障部 職工服務中心 |
2 |
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等幫扶活動。 |
全年 |
生活保障部
|
3 |
開展工會會員光明康復行動、腎病援助行動等普惠式項目制系列活動。 |
十月末前 |
|
4 |
將社區服務站全部打造成“三平臺一陣地”的實體化“和諧職工之家”,2015年要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再推出示范點14個。 |
年底前 |
|
5 |
建立職工求助、信訪接待、法律援助、服務卡辦理、職業介紹五大平臺和接待前臺大廳。 |
十一前 |
職工服務中心 |
6 |
承接市總微信平臺服務職工職能,設置就業信息、7777會員卡、職工權益保障等版塊。 |
全年 |
|
7 |
發掘“和諧職工之家”建設典型。 |
全年 |
民主管理部 組織部 |
8 |
在“和諧職工之家”建設升級過程中,推行基層工會組織“分級抓、分類管”的新模式,實行A、B、C、D四種類型管理,開展企業共建,在已有50家典型單位基礎上,新培養50家典型。 |
全年 |
民主管理部、組織部牽頭,各指導組參與,相關部門配合 |
9 |
召開“和諧職工之家”表彰大會。 |
年底前 |
民主管理部 組織部 |
10 |
指導各縣(市)區并推進行業性、區域性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集體協商制度的落實。 |
全年 |
民主管理部 |
11 |
建設基層黨群活動中心及黨群工作指導站。 |
全年 |
組織部 |
12 |
實現線上與線下培訓聯動,線上培訓依托中工網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網在線學習平臺,線下培訓采取專家專題培訓與 市總各部門具體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強化工會干部的學習能力。 |
全年 |
組織部 |
13 |
完善社會化工作者隊伍體系,吸收更多有工會工作經驗和有從事工會工作意愿的從業者加入社會化工作者隊伍。 |
全年 |
|
14 |
做好工會積極分子的培訓提高、隊伍管理工作。 |
全年 |
|
15 |
鼓勵創新,設立創新工作獎,開展年度創新項目申報和爭創工作,推出一批有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創新成果。 |
年底前 |
|
16 |
建立紅娘工作室和心理咨詢室。 |
十一前 |
女工部 |
17 |
做好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工作。 |
全年 |
|
18 |
建立律師值班制度,按規定配備勞動爭議調解員。 |
全年 |
法律部 |
19 |
建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駐市總工會巡回庭。 |
十一前 |
|
20 |
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免費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 |
全年 |
法律部 |
21 |
各縣(市)區總工會與同級法院、人社局、司法局、法律 援助中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同步建立法律援助中心,配齊配強工作人員,選聘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工會干部作為人民陪審員,參與法援工作。力爭年內辦理一至兩件在遼西地區有影響力的法援案件。 |
全年 |
|
22 |
嘗試推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建議書“兩書”制度。 |
六月末前 |
法律部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
23 |
擦亮勞模這塊“金字招牌”,對評選出的勞模進行集中宣傳報道。 |
六月末前 |
宣教部 |
24 |
對市總網站進行全面改版,增設網絡在線“雙堂”。 |
全年 |
|
25 |
建立市總工會二維移動微信公眾平臺,開通市總官方移動微信賬號。 |
六月末前 |
宣教部 |
26 |
與各級媒體聯合辦好“和諧職工之家”建設等專欄,增加在上級主流媒體的發稿率。 |
全年 |
|
27 |
開展第二屆“最美勞動者”尋找和評選活動。 |
十月末前 |
|
28 |
在全市工會和職工中開展“和諧與力量”職工演講家評選活動,組成“職工演講家”報告團,舉行巡回演講報告會。 |
年底前 |
|
29 |
深入開展“走基層、送文化、送健康、送科學”活動;加強“職工書屋”建設。 |
全年 |
|
30 |
加大對“職工活動中心”的扶持力度。 |
全年 |
|
31 |
組織全市“五一職工文藝匯演”及“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職工合唱大賽。 |
四月末前 八月上旬前 |
文化宮 |
32 |
舉辦職工“全健排舞”展演和首屆職工羽毛球大賽。 |
六月上旬 九月下旬 |
|
33 |
發揮職工文體總會及勞模企業家文化協會作用,用好文化宮資源,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
全年 |
|
34 |
爭取舉辦國家級主流媒體“錦州行”活動。 |
十月末前 |
由主席辦公會專題研究確定 |
35 |
職工會館建成并投入使用。 |
六月中旬前 |
職工會館 |
36 |
加大對各級“職工教育培訓基地”的扶持力度。 |
全年 |
生產保護部 |
37 |
舉辦第二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參加全省大賽。 |
與省大賽時間對接 |
|
38 |
做好勞模選樹工作。 |
四月末前 |
|
39 |
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共筑中國夢”勞動競賽。 |
全年 |
生產保護部 |
40 |
利用勞模創新工作室、勞模事跡報告團等形式,使勞模示范引領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
全年 |
|
41 |
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通過“崗位建功、工作創新、技能提高、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班組創優”六大行動,促進廣大職工比學趕超、崗位建功,搭建開拓視野、展示才能的舞臺。 |
全年 |
|
42 |
圍繞“安康杯”競賽活動,推廣中小企業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衛生“工具包”項目,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
全年 |
|
43 |
對工會經費使用、收繳等進一步加強檢查和審計力度,適時引入第三方審查審計機制;經費收繳比上一年增長5%以上。 |
全年 |
財務部 經審辦 |
44 |
切實發揮產業工會、行業工會在職工教育、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全年 |
產業工會 |
45 |
職工服務中心改造。 |
十一前 |
辦公室 職工服務中心 |
46 |
全力推行制度化工會建設,嚴格執行重新修訂的各種制度,認真落實月計劃制度、周安排制度、黨組會議制度、主席辦公會議制度。 |
全年 |
辦公室 |
47 |
推進督查工作,明晰督查工作職能,實時反饋和通報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
全年 |
研究室 |
48 |
健全黨建帶工建機制,充分運用好市委聽取工會工作匯報的機制,發揮好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席會議的作用,推進重難點問題的解決。 |
全年 |
研究室 |
49 |
開展“工會工作大調研”,推進“課題制”研究,領導干部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基層調研。 |
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