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進展情況 |
結題時限 |
1 |
“和諧職工之家”創建實踐探究 |
趙 璟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2 |
以服務轉型升級 促進職工精神性成長 |
吳玉林 | ||
3 |
如何破解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的難題 |
左麗雅 | ||
4 |
推進集體協商工作的思考 |
劉文全 | ||
5 |
論“和諧職工小家”對“和諧職工之家”的助推作用 |
馬 馳 | ||
6 |
工會積極分子(志愿者)隊伍建設及作用發揮 |
何有剛 |
序號 |
課題名稱 |
部門 |
負責人 |
進展情況 |
結題時限 |
1 |
黨員在機關建設中的作用發揮 |
機關黨委 |
孫玉俊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2 |
論人事工作的人文化發展 |
人事處 |
姚 遠 | ||
3 |
在服務大局中促進自身發展 |
辦公室 |
馬 東 | ||
4 |
用調查研究激活工會組織發展的潛能 |
研究室 |
才日新 | ||
5 |
錦州市職工職業危害狀況調查 |
生產保護部 |
朱建國 | ||
6 |
對工會經費預算管理的思考 |
財務部 |
胡士娟 | ||
7 |
關于職工服務幫扶的現狀及思考 |
生活保障部 |
靳云樓 | ||
8 |
錦州市困難女職工生活狀況調查 |
女工部 |
陶 靜 | ||
9 |
非公企業職代會工作調查 |
組織民管部 |
周 晨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10 |
2014年錦州職工職業道德狀況調查 |
宣教部 |
魏東寧 | ||
11 |
扎實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規范化建設 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經濟權益 |
法律部 |
王 楠 | ||
12 |
關于開展全市縣(市)區工會經審組織建設和基礎工作情況的調查 |
經審辦 |
崔 英 | ||
13 |
2. 關于全總《關于進一步加強縣級教育工會建設的意見》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
教科文衛工會 |
田萬生 | ||
14 |
圍繞創新發展,提升服務幫扶質量 |
幫扶中心 |
劉 志 | ||
15 |
新形勢下如何發揮文化宮的陣地作用 |
文化宮 |
安文儉 |
序號 |
課題名稱 |
單位 |
負責人 |
進展情況 |
結題時限 |
1 |
1、提高職工素質的方法和途徑
2、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點滴思考 |
黑山縣總工會 |
劉春榮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2 |
1、對工會組織發揮維權職能作用的思考 2、以“和諧職工之家”建設破解工會組織維權難題 |
北鎮市總工會 |
郝麗彬 | ||
3 |
關于加強中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
凌海市總工會 |
魏九雕 | ||
4 |
1、整合社會資源 提升工會影響力 增強基層工會活力 2、民營企業構建“和諧職工之家”的積極因素剖析 |
義縣總工會 |
張 弢 | ||
5 |
打造特色 全方位服務職工 |
古塔區總工會 |
王柏達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6 |
工會組織作用發揮對促進行業發展的必要性 |
凌河區總工會 |
金玉杰 | ||
7 |
關于加強基層工會組建的若干思考 |
太和區總工會 |
李 斌 | ||
8 |
做好職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構建“和諧職工之家”中的作用 |
濱海新區總工會 |
熊本誠 | ||
9 |
1、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 促進企業和諧社會穩定
——松山新區職工隊伍情況調查 2、以文化活動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 |
松山新區總工會 |
張 強 |
序號 |
課題名稱 |
單位 |
負責人 |
進展情況 |
結題時限 |
1 |
錦州市青年職工精神文化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
渤海大學 |
李海燕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序號 |
課題名稱 |
單位 |
負責人 |
進展情況 |
結題時限 |
1 |
運用需要理論 調動職工積極性 |
市環衛處 |
吳廣才 |
初稿9月底前完成 |
10月中旬前 |
2 |
工會組織在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中的作用剖析 |
市公路客運總站 |
閆麗梅 | ||
3 |
社會保障戰略目標下的工會參與 |
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 |
鞠興元 | ||
4 |
關于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加強醫德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
市傳染病醫院 |
肖素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