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行業集體協商 共創和諧勞動關系
截止3月24日,在錦州市總工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共同指導下,汽車零部件、金屬、食品藥品、光伏、物流、建筑、印刷包裝、物業八大行業2023年度集體協商工作全部完成。今年的行業協商主要圍繞上調職工薪資標準、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強職工培訓、落實勞動保護、維護女職工特殊權益、增加職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36個議題展開,職工崗位工資標準較去年平均上漲200元,各項協商成果有效惠及行業內的178家企業、32568名職工以及9881名農民工。
今年的行業集體協商整體呈現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一、站位有高度
今年是錦州市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為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年初,市總工會在研究部署行業集體協商工作時就緊緊圍繞落實《錦州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尋找協商議題、拓展協商空間,特別是把優化“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發展生態,激發青年人創新創造活力,讓各類人才在錦州安身、安心、安業作為協商的熱門議題。對此,八大行業職企雙方協商代表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意見,同意通過提高技術工人工資漲幅、外引和內培并舉、加強精益培訓等優化企業、行業的人才發展生態。此外,汽車零部件、金屬、光伏等行業還就“建立技術人才津貼”達成了共識。汽車零部件行業商會秘書長、企業方首席協商代表肖嘉在總結發言時認為:現在企業人才需求量很大,要留住高技能人才,建立單獨薪資體系很有必要。
二、準備有角度
為了使集體協商取得理想效果,行業工會聯合會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和溝通工作。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協商議題問需職工。集體協商談什么?這個問題要交給職工來回答。2月初,行業工會就14個方面問題對行業內182家企業的20917名職工開展了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職工占行業內職工總數的64.2%。二是堅持依法依規,協商有理有據。行業工會聯合會在梳理職工調查問卷建議的基礎上,依據《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遼寧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遼寧省總工會關于加強新時代工會女職工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提出了協商議題。三是堅持和諧共贏,做好前期書面溝通。行業工會充分尊重企業方的意見,及時發出協商要約,在正式協商前以書面預商的方式與企業方反復溝通,最終形成了雙方認可的正式協商議題。
三、協商有溫度
縱觀八大行業協商的全過程,職企雙方始終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進行,職工方提出的問題有理有據,企業方答復的有名有實,雙方在你來我往的協商過程中達成了一致共識,特別是職工方在爭取利益的同時更考慮到努力與企業共渡難關,企業方也拿出了最大誠意滿足職工的需求。協商的溫度來自于對女職工特殊群體的關心關愛,經調查,八個行業的178家企業中共有10722名女職工,約占職工總數的33%,協商中雙方對為女職工每年開展一次婦科體檢、每兩年開展一次兩癌篩查、建立母嬰關愛室、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講座等項目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協商的溫度也來自于對職工生命健康的關心關愛,雙方一致認為要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保證勞動防護用品質量和數量、增加安全監督員數量及巡察次數、積極開展職業病防治、繳納職工意外傷害保險等等;協商的溫度還來自于對職工生產生活的關心關愛,落實帶薪年休假、設置取暖費補貼、提高員工食堂伙食標準、優化倒班職工住宿條件等等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印刷包裝行業企業方首席代表、市印刷協會會長宋振全在協商總結發言時表示,三年疫情給企業效益造成了很大影響,但企業再困難,也要為職工增長工資、加福利。希望全體職工與企業同舟共濟、良性互動,促進企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錦州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孟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關系科科長黃偉,市總工會組織民主管理部相關人員全程參加了八個行業的集體協商會議。孟軍副主席在總結講話中指出,2015年以來,市屬八大行業工會聯合會已經連續組織開展了九次行業集體協商,對行業內各企業開展二次協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成績,有效地促進了行業內各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特別是今年的協商前期調研深入、選題準確規范,能夠緊緊圍繞推動錦州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獻策出力。今后,要繼續充分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集體協商在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提高職工獲得感、幸福感指數中的促進作用,不斷推進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