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錦州石化 譚月
站在掌聲雷動的觀眾席,我向臺上的演職人員莊嚴致敬,此刻,內心翻涌著無以平復的震撼,這種澎湃謂之——重生。
張鳴岐的重生,是有血有肉的追憶與再現。
話劇張鳴岐以張書記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還原了一個親民廉潔的好干部形象,沒有過多的渲染,質樸的臺詞在生動的表演中,句句叩人心田。我的耳邊依舊縈繞著張書記站在雪花中喊出的那句“老天都在告誡我,為民做官當潔身自好!”控制不住的激情,化作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
我不曾謀面張書記,他走的那年,我尚在讀書,但這一瞬間,我覺得他就屹立在眼前,帶著錦州百姓的牽掛與愛戴,重回故土。有人說,是話劇演員功底深厚,演活了張書記,我覺得似是而非,再資深的老戲骨也做不到百分百克隆一個故人,張書記的“重生”是因為那些最普通,最接地氣的言行,走進了百姓的內心,成為我們心中的不滅之光。
明岐精神的重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指引。
“1994年7月14日張鳴岐同志在抗洪搶險中犧牲。7月16日清晨5點10分,就在距張鳴岐出事的地點2000米的東南方向,人們發現了他的遺體。”百度告訴了我張書記生憑的最后一段路是如何歸去的,但搜索引擎無法回復我“鳴岐精神”何以流傳千古。
“因為我是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干部,這心中要時時刻刻裝著人民,想著人民,為人民急所急,為人民憂所憂,只有這樣,我才能問心無愧地對大家講,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明岐精神的精髓,做人民的干部,守土有責、愛民盡責,他的話傳遞出“三嚴三實”的正風正氣,傳遞出廉潔勤政、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為官氣魄。明岐精神指引著新時代黨員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這樣的浩然正氣不因歲月流逝而失色,不因時代變遷而黯然,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在新一輪的振興實踐中建功立業。
百姓信念的重生,是錦州城前行的鏗鏘步履。
21年前,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張鳴岐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以身殉職,鄉民們把張書記走過的那段路,叫做“鳴岐路”。在觀看完新編話劇《張鳴岐》后,這條路烙印在很多人心中。
百姓需要好干部有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事不避難的擔當精神和廉潔自律的慎獨境界。張書記曾將千方百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百姓的根本利益作為人生軌跡。當整個社會處于物欲橫流的浮躁中,我們需要這樣恪守信念、心系群眾的貼心人,我們愿意相信和等待,勾勒錦州的藍圖的領跑者不計其數。
干部只有堅守住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才能腳踏實地地建設百姓的生活格局,明岐精神的重返給錦州城帶來務實之風,更給錦州人注入厚積薄發的希望。
重生,帶著痛楚與蛻變,更帶來夢想的萬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