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人身安全問題始終是錦州市建筑行業最為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從安全知識競賽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從為農民工免費發放安全帽到夏送清涼防中暑,再到“五小”建設的不斷推進,無不體現工會組織對廣大農民工的深切關懷。近日,在錦州市建筑行業2021年集體協商會議上,職工方提出的“做好職工職業病的防范”議題,得到行政方的積極回應,拓寬了農民工安全保障范圍,為廣大農民工筑牢安全屏障。
職工方在今年企業基本情況調查中發現,建筑企業存在噪音、粉塵等影響職工健康的環境因素,有的企業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職工方建議,對職工健康有危害的崗位,要建立健康檔案,加大資金投入,進場前、在崗時、離職后都要進行健康體檢,保證農民工生命安全。市總工會還專門邀請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科長張琳琳做了政策解讀。她指出,建筑業危害源很多,企業在與農民工簽訂合同時要提前告知,還要建立職業病防護、報警制度。企業方首席代表陳云峰在幾位企業方代表發言基礎上進行表態,會后一是要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加強學習教育;二是加大防治職業病的資金投入、做好源頭防護;三是建立完整的防護體系,加強監督管理。
協商過程中,市城建中心安檢站科長周海東還就工會組織在安全生產中的權力、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問題進行了政策宣講,加深了雙方協商代表對建筑行業施工現場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
錦州市總工會副主席孟軍在講話中指出,作為“后疫情時代”的首次集體協商,此次會議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充分性,建筑行業工會聯合會在協商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做到了有調查、有分析、有政策;二是連續性,雙方協商代表新老結合,為今后集體協商工作的延續奠定基礎;三是實用性,雙方代表都能從關心企業發展和農民工生活的角度出發,真正實現了集體協商“擴面、提質、增效”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