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妥善化解勞動爭議,充分發揮工會、人社在調處勞動爭議中的職能作用,市人社局與市總工會近期聯合印發《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錦州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裁對接工作實施細則》,要求各級工會建立勞動爭議調解室,積極宣傳調裁對接工作機制,促進矛盾糾紛在源頭化解。
市總工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后,與市人社局對接的首起勞動爭議案件正是申請人曹某申訴的這起案件。
原來,2010年4月,申請人曹某入職被申請人公司,因被申請人資金周轉困難,拖欠曹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工資,共計20余萬元。曹某經多次和被申請人公司溝通無果后,于2022年6月9日向市仲裁委員會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為了將矛盾化解在裁前,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市仲裁委員會將該案件委托給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隨即詳細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況和矛盾焦點所在,鑒于拖欠工資金額較大,為能順利達成調解,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函告市仲裁委員會委派調解員來參與調解工作。經過調解員們耐心地溝通調解,詳細釋法明理,雙方當事人很快就達成調解協議,被申請人當天就將拖欠工資轉賬給曹某,隨后曹某也在市總工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向市仲裁委員會遞交了撤訴申請,本案得以圓滿解決。當事人零成本快速化解糾紛,企業信譽影響也降到最低,雙方均表示十分滿意。
首起案件的調解成功,給市總工會辦好“工會+人社”這一調解勞動爭議的新方法、新途徑以極大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已將快遞員、外賣小哥及大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調解工作室調解的范圍。
據悉,在“工會+人社”的基礎上,“工會+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機制也將全面實施,這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勞動爭議進入立案和開庭審理等階段,既節省了司法資源,又化解了社會矛盾。同時也進一步暢通了勞動者維權渠道,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再添一道“安全鎖”。